儿童早期音乐素质的发现和培养方法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热”也不断升温,上海就有琴童几十万余人。望子成龙的家长有的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专业钢琴家或业余爱好一专多能,有些则是攀比,认为只有学钢琴才能“提高档次”,逼着对音乐毫无兴趣的孩子练琴,使教师、孩子、家长都吃尽苦头。

  音乐才能如何早期发现和培养已经提到日程,现将问题分三部分来谈。

  1. 天资与环境。音乐天资与人的其他能力的先天素质一样是存在着先天差异的,也有音乐环境熏陶的差异,二者往往同时兼有。喜爱音乐或从事音乐工作的父母不但自己具有的先天素质可以遗传给孩子,他们自身的喜爱和从事的工作,也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孩子受到熏陶。父母在听音乐时的表现和欣赏方法会让孩子模仿,在音乐实践上如反复练习唱歌和演奏会留给孩子深刻的印象,增强孩子的音乐记忆和音乐感受。反之,有些人并不喜欢音乐,但按时为孩子做音乐胎教,带着胎教器只让胎儿去听,婴儿出生时具有的音乐能力由于后来得不到系统强化,会在几个月内渐渐消失。

  另外有些家长年轻时没有机会接触音乐,在胎教时努力去补救,为了孩子去学唱孩子们爱唱的歌曲,自己从中提高了音乐能力,也为婴儿创造音乐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2. 音乐能力的类型和表现。音乐能力有三种:①音乐感受力;②音乐的节奏感;③音乐记忆和表现能力。

  ①音乐感受能力,包括音乐听觉和情绪感受两部分。如果先天缺乏听觉当然不可能有所感受。音乐听觉的要求比语言听觉高,能听出音的高低,音的方向是渐高还是渐低的,例如C调中123就是渐高,321就是渐低。音的组成是1个、两个、3个还是4个,如C调中1是单音,13是双音,135是3个音,135i是由4个音组成的。

  区分音的组成即是有鉴别和弦能力,和弦有许多种组成,有些使人感到是音乐小段或成段的终止,有些使人感到还要继续。区别音的组成要经过一段训练,有些孩子通过短期训练就能掌握,另一些孩子虽然学习了相当时间还不能掌握。有人对变调非常灵敏,有些人竟完全不能觉察,这是音乐感受能力不同所致。

  某种音乐对一些人是一种享受,而对另一些人是讨厌的噪音,这是感受的选择性问题。音乐是一种不用翻译的语言,有时使人跃跃欲试,翩翩起舞;有时催人泪下,有时像暴风骤雨,有时像旭日东升。音乐使人产生的感受大致相仿但程度不同,有人如醉如痴十分投入,有人却平平淡淡。

  有人认为音乐感受能力完全是先天遗传的,不能改变,但现在经研究证明它会在培养下渐渐提高。例如区别半音和变调的能力,如果在3岁之前经常听到有半音的音乐或伴奏,或者随琴唱出半音和变调,这种能力会固定下来终生享用。如果3岁之前缺乏这种培养,过了7岁就难以再学会这种本领。辨别和弦能力与后天培养更有密切关系,不过年龄要求可以放宽。

  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受父母影响很大,父母喜欢京剧孩子也很会欣赏,孩子会随着学习各种唱腔和表演。父母喜欢古典音乐、歌剧、流行音乐,也同样会影响孩子。当父母有感受时会从表情和言语中流露出来,就会引导孩子进入境界。难怪有些孩子在音乐中引出种种幻想,如同置身其中,在听的过程中脸部表情和动作都有种种变化。缺乏音乐环境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有这些体会。

  ②音乐的节奏感,音乐中有些声音的强弱和时间长短有周期性规律的变化,构成音乐的节律,在乐谱中将几个音符纳入1小节之内。旋律每小节有两拍、三拍、四拍不等。在每小节的头一个音往往成强音,第二或第二三个或第二四个成为弱音构成了节拍。有些孩子很快能识别旋律为二拍、三拍或四拍的,另一些孩子就不能。由于较快识别旋律的节拍就便于将自己会唱的歌谱写出来。音符节拍还分全音,1/2,1/4,1/6,1/8,1/16,1/32等,休止符也有时间之别。很快识别节拍的孩子就善于视唱,能看谱按节拍唱出旋律,对学习声乐和弹奏乐器都十分方便。

  节奏感是先天的还是学来的?听旋律拍手打拍子谁都会,似乎并不难学。当然完全不学习是根本不可能懂得乐谱上的节奏和自己谱写曲子。但是有些孩子学习和掌握得很快。另一些孩子学了几年钢琴也还不能掌握,时常在节奏上出错而影响进度,要弹出自己会唱的曲子有时也感到困难。

1  [2]  [3]  下一页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更多与 音乐才能  相关的文章
    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