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注意事项

  为宝宝包“蜡烛包”或压沙袋

  “蜡烛包”或压沙袋对宝宝发育不利在传统的育儿习俗中,有两种类似的做法,一种是把宝宝像蜡烛一样包起来,一种是在被子周围压上沙袋或枕头,认为这样宝宝睡得稳,不易受到惊吓,而且认为小时候如果不把宝宝双腿绑直,长大会成为八字或罗圈腿。其实,这种做法会影响宝宝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宝宝的发育不利。

  在母亲充满的子宫内中生活,自由自在地伸伸手、踢踢脚,不受任何约束。如果在出生之后,爸爸妈妈反而把他(她)捆裹在“蜡烛包”内或压上沙袋,四肢的活动受到限制失去了自由。有研究证实,使用蜡烛包的宝宝,发育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未使用蜡烛包的宝宝,其理由如下:

  一是宝宝四肢屈曲的姿势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反映,不必人为地去矫正。随着年龄的长大,四肢会自然地伸直,更不会出现四肢的畸形。

  二是“蜡烛包”或压上沙袋不仅限制了四肢的活动,使肌肉的感受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影响脑的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动作,尤其在哭泣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影响胸廓和肺的发育。

  三是如果把宝宝包裹太紧,容易造成宝宝髋关节脱位,因为如果硬拉直腿,把两腿绑在一起,使大腿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能使股骨头错位,这不利于臼窝的发育,也容易引起脱位。另一方面,“蜡烛包”或压上沙袋,也很难控制宝宝的体温。因为打“蜡烛包”束缚了宝宝的身体尤其是手和脚,使宝宝在寒冷季节可因活动减少、产热减少而很容易导致硬肿症等寒冷损伤;或者因“蜡烛包”过紧过厚,在环境温度偏高时,又可因散热不良而致体温过高,甚至导致宝宝突然死亡。

  宝宝衣着应轻快、宽松、透气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出汗,所以穿衣原则应是冬暖夏凉,穿着舒适,不影响生理功能(皮肤排汗、手脚运动),应让宝宝穿轻快、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

  那么,什么样的衣服宝宝穿着比较理想呢?内衣应选用柔软、吸水及透气性比较好的浅色纯棉布或纯棉针织品制作。式样最好是和尚领斜襟,在一边打结的,这样的衣服容易穿脱,并且胸围可以随着宝宝长大而随意放松。此外,宝宝脖颈短,容易漾奶,这种上衣穿着比较舒服,且便于围放小毛巾或围嘴。裤子也要准备几条,虽然宝宝每天大小便数十次,裤子很容易弄潮,但如果不给宝宝穿裤子,换尿布时容易受凉。宝宝内裤也应选用柔软的棉制品制作,式样为开裆系带或开裆背带,不要用松紧带,因为松紧带过紧,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如果准备到商店购买婴儿成衣,应选择装饰少的、袖子宽松的。同时应避免有金属纽扣或拉链,以免划伤宝宝皮肤。如果是冬天出生的宝宝,可以给他(她)穿上绒布衣服及薄棉袄或毛衣,盖上小棉被,让他们手脚自由活动,另外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商店买一种棉睡袋,样子像斗篷,下面有扣子固定,可随时打开更换尿布,睡袋比较宽松,既保暖又不影响宝宝活动。

  为宝宝“过小满月”对健康有害

  民间育儿习俗中,常把新生儿出生后第12天的庆贺仪式称作“小满月”由于宝宝出生刚12天,对外界环境还很不适应,抵抗细菌、病毒侵入的能力还非常脆弱;而且新爸爸妈妈这时也很疲劳,如果这时过“小满月”接受亲戚朋友的探视和祝贺,对母婴健康都没有好处。

  另外,新生儿和新妈妈的居室要保持安静,如果过“小满月”接受亲戚朋友的探视和祝贺,势必难以避免嘈杂的声音。虽然宝宝在母体中获得的免疫能力,能够让宝宝在6个月内成功抵抗外部细菌的侵袭,但如果探视的人过多,成人呼吸道中的微生物就可能成为宝宝的致病菌。过多探视,对新手妈妈产后恢复也不利,休息不好,乳汁分泌就减少,给喂养带来困难。做丈夫的要学会保护妻子和宝宝,相信这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否正常

  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不正常在民间传统的育儿经验中,有一种错误的习惯性认识,认为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很正常的,或者认为新生儿开始喝点糖水就行了。现代新生儿护理医学已经明确指出,宝宝出生后就具备了吃奶的能力,越早喂哺越好,对大脑发育越有利,还能降低低血糖及暂时性黄疸的发生几率。所以说,新生儿不吃不喝不睁眼是不正常的。

  新生儿的几种不同状态从表面上看,新生儿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睡、活动、哭、吃奶和大小便。然而,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新生儿的生活是有规律的,即在每一天里,每个新生儿都要循环往复地经历安静睡眠和活动睡眠两种睡眠状态,即深睡眠和浅睡眠,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哭三种觉醒状态,以及另一种介于睡和醒之间的过渡状态即瞌睡状态。

  安静睡眠状态:安静睡眠时,宝宝的脸部放松,眼闭合着;全身除偶然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自然的活动;呼吸是均匀的。宝宝完全处于休息状态,这时候最不容易唤醒宝宝。

  活动睡眠状态:活动睡眠时,通常是闭着的,但偶然短暂地睁一下,眼皮有时颤动。经常可以见到眼球在眼皮下快速运动。呼吸不均匀,时快时慢。手臂、腿和整个身体时有轻微的抽动。脸上常见到微笑或做出怪相、皱眉等表情,有时出现吸吮动作或咀嚼运动。

  安静觉醒状态:安静觉醒时,眼睛睁得很大,明亮发光,很安静,很少活动。此时,宝宝表现得很机敏,喜欢看东西、看人脸、听声音,甚至还会模仿大人的表情,这种状态一般出现在吃过奶、换过尿布时。

  活动觉醒状态:活动觉醒时,宝宝活动增加,眼和脸部活动也增加,好像在环视周围环境并发出一些简短的声音。有时运动很剧烈,甚至出现自发的惊跳。这种状态一般由强烈的内部刺激引起(如饥饿、寒冷、疼痛等),也可由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如放进小床或从嘴里移走奶头等)。

  哭的状态:宝宝哭时四肢有力地活动,眼可张开或紧闭,脸有时涨得通红。宝宝的哭是和他人交往的方式,他(她)用哭来表示意愿,希望爸爸妈妈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如饿了、尿布湿了或身体不适等。还有一种没有什么原因的哭,一般出现在睡前,宝宝哭一会儿就睡着了;也可出现在刚睡醒时,哭一会儿后就进入安静觉醒状态。

  瞌睡状态:瞌睡状态通常出现在刚醒后或入睡前,宝宝眼睛半闭半睁,眼皮出现闪动,眼睛闭上前眼球可能出现向上滚动。有时出现微笑、皱眉或噘起嘴唇等。目光变得呆滞,反应迟钝,对声音或图象表现茫然,常伴有惊跳。这是介于睡和醒之间的过渡状态,持续时间较短。

  贴“夜哭郎”字符解决不了新生儿夜哭问题

  贴“夜哭郎”字符解决新生儿夜哭问题是无稽之谈“夜哭”是指新生儿白天如常,每到夜晚则啼哭不眠,或午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在传统的育儿风俗中,有一种贴字符的解决方法,据说只要在住家附近的街道两旁贴上几张写有“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过路人念过之后,家里的宝宝就不哭了。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方法没有一点科学道理,纯粹是一种无稽之谈。

  盼望己久的宝宝终于诞生了,当你紧紧地把他(她)抱在怀里,细细品尝当父母的滋味时,这对于刚当上爸爸妈妈的人来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所以,在遭遇宝宝有夜哭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按照传统的方法行事,要分析原因,找出科学解决的办法。其实,在宝宝不会说话之前,哭就是他(她)的语言,啼哭是表达自己需求与情感一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当宝宝啼哭时,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是宝宝饿了,然后把乳头或奶嘴塞到宝宝口中。面对宝宝的夜啼,这种方法有时虽然很灵验,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奏效。这是因为,引起宝宝夜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是宝宝的生理因素造成的,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必要时求助于儿科医生。

  新生儿夜哭可能与宝宝脾虚、蕴热或惊恐等原因有关按照中医理论,宝宝的夜哭,除因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等因素外,很可能与宝宝脾虚、蕴热或惊恐等原因有关。

  一种是虚寒,就是因新生儿身体虚弱,受寒后引起的病变。具体地说,是由于妈妈在期间身体虚弱,使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禀赋不足,宝宝出生后容易受寒而影响到脾脏的功能,夜间体内阴阳不调,阳盛而引起的腹痛,宝宝因疼痛而醒来哭吵。典型症状表现是:患儿常会夜间哭泣,其哭声偏于细微,睡眠姿势以俯卧蜷曲位为多,伴随身体消瘦,无精打采,手足发冷,面色青白,食欲不振,排出水样粪便,其指纹淡红,舌质淡,苔薄白,时有腹痛但喜欢按摩,头发稀疏干枯等。

  另一种是蕴热,是指宝宝出生后因受热过度,致使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因而容易精神不宁,烦躁不安,所以夜间哭声不断。宝宝的症状表现是:面赤唇红,眼半睁着,手心、足心有热感,多烦躁不安,夜啼有力,小便短赤,指纹紫,舌尖红,苔微黄。若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表现时,应及时寻医问诊。

  还有一种就是惊恐,这是因为宝宝出生后受到惊吓,使心神的安宁和平衡受到干扰,所以夜晚稍有异常声响就会导致宝宝惊恐害怕,并且啼哭不止。此种症状通常表现在:患儿常于睡眠中猝然啼哭,哭声悲惨而紧张,多呈恐惧状,喜欢紧偎在人怀中,若抱时则可保持安静,嘴唇与面色均乍青乍白,一般无其他明显症状。这种患儿也宜用中药治疗以安神定惊。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生儿夜哭,只要爸爸妈妈能仔细观察,并积极做好防治措施,令人的宝宝夜哭问题也是可以预防的。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16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标准
更多与 大脑发育 食欲不振 育儿经验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