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在孩子面前建立威信?(二)

  C 父母在对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给孩子一定的“漏洞”

  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一致,是家庭教育的大忌。而申明自己的态度之前先与自己的爱人取得一致,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经验。孩子最善于从家长不一致的态度中找空子,孩子的原则不是哪一方的意见正确和科学,而是哪一方更符合他的心意。并且他将此当做挡箭牌,父亲追究他,他说母亲同意了;母亲质问他,他说父亲允许了。这样父母双方都很难建立威信。

  D 惩罚不要表现出不忍

  还有一种情况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比较常见:当孩子很不像话时,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可是当他看到孩子眼里的泪水、屁股上的手指印以及孩子痛苦可怜的样子,突然感到自己太狠心了,又后悔、又心疼当着孩子的面竟掉下眼泪来,甚至还要抱起孩子不停地自责,“宝宝别哭了,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打你,以后你改正错误,妈妈再也不打你了”,而孩子却哭得更凶了,结果孩子再遇到类似的错误时照犯不误。

  殊不知,这正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在你打孩子时,他还认为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当他看到你也哭了之后,他会想原来妈妈舍不得打我,下次还这样兴许没事;当你过来哄他甚至认错时,他就会想“就是你错了嘛,你看打得人家这么疼!” 惩罚之后一定不要让孩子看出你的不忍,不要马上去劝慰,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落泪和自我惩罚。惩罚要让孩子感觉到一定的压抑、挫败和沮丧,要让孩子留下十分不愿重复、极力避免的经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从中吸取教训。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有的家长过于严厉,过分频繁地使用权威,要么导致孩子逆反,要么致使孩子在他面前诚惶诚恐,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都不是真正的威信。

  E 过多的重复使父母丧失威信

  在我做的一项中学生调查中,当问起最不喜欢父母什么的时候,将近70的学生选择了“唠叨”。可见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的普遍,尤其是在母亲们的身上更是司空见惯。许多母亲总怕孩子听不明白或者记不住,于是苦口婆心地千叮咛万嘱咐。她们常认为,多说两遍效果会好一些,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

  没有百吃不厌的菜,也没有百听不厌的话,真正起作用的话决不在于重复的次数,而是在于谈话内容的质量,所谓“一言九鼎”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们对重复过多的东西会产生明显抵触,以致于会淡漠该事物的影响,比如说公交车上的广播。同样,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本来孩子觉得父母说的挺对的,可是父母一遍一遍地说,结果产生了反感,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凡事过犹不及,“威”过强则会导致压制、损害、极端、逆反。残暴的方式会带来反抗和仇恨。林肯的父亲病危想见林肯最后一面,但是林肯无法忘记父亲的残暴,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冷漠也同样可怕,罗素在自己的传记中曾经忏悔自己早年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过于讲原则而忽略了感情的伤害,导致他的孩子们长大后都疏远他,而且总是选择他不喜欢的事情做。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更多与 家庭教育 威信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