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家庭是由谁来带孩子的?

  抚养孩子不是容易的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做父母的都面临挑战,比如满足孩子生理与情感的需求,帮助他们趟出一条人生之路。在我的家乡以至全美国,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钱多过花时间,“在家带孩子”的观念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小的时候,我的大多数朋友的母亲都在家带孩子。只有一个叫Kurt的,他妈妈在外工作。对我来说,回家自己用钥匙开门,自己做点心吃是非常陌生而奇怪的事。我放学回家,总是妈妈给我开门,给我个点心,和我聊聊天。当然,父母不在家也有好处。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小孩打架打得鼻血直流,我和Kurt到他家洗干净脸和衬衣才回家,结果我父母至今都不知道那件事。不过,我还是喜欢放学后妈妈在家等我,这样不仅我们可以谈天,而且我有安全感。

  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上了初中,妈妈开始外出工作。对她来说,工作不是出于经济需要而是出于个人需要。像很多忙于带孩子的妈妈们,她曾经忽略了利于个人发展的种种活动。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我估计当我比较独立时,妈妈认为除了操持家务和带孩子,她也应该做点别的事情了。我记得妈妈刚工作时表现得比以前快乐得多。据我所知,很多美国父母竭力要在抚养孩子和发展个人兴趣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有时候,夫妻俩更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 ,因而决定不要孩子。但是更常见的是在意职业发展的夫妻也要孩子,只是尽可能早地把孩子交给托儿所。

  我妻子决定呆在家里做全职妈妈。我们俩都认为如果要孩子,那他们就是最重要的。有什么比塑造一个人更重要呢?我妻子常被视为一个天生的怪物,人们似乎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呆在家里带孩子。他们问,她真的心甘情愿吗?事实上,我妻子很喜欢操持家务,教养孩子。我在法学院念书的时候,她告诉我她一生的抱负就是生儿育女。我自己有很多远大抱负,她帮助我实现它们,比如外出挣钱支持我念书。所以,我同意要孩子,并且我工作,她可以留在家里。

  我妻子有教书和英语文学的大学文凭。现在,她以她的才能为孩子工作,而不是为老板工作。我们的孩子都上公立学校,但在下午,我妻子陆续教他们阅读和手工。多年来,恰如人们质疑她的选择,她发现事实上有很多母亲希望能够留在家里,但她们觉得必须有份职业,或者家里需要更多的钱。有人可能会将生儿育女称为“母性本能”,这种观点常常受到批评。我的想法恰恰相反。我很尊重我妻子抚养孩子的才能,并且,了解她的人都尊重她。

  在经济上,我们可能比夫妻俩都工作的家庭要紧一些,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并且,两口子都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并非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他们的开支通常要比一个人工作的家庭大。两个人都工作要用更多的汽油,更多的外出吃饭,更多的使用付费服务,比如上洗衣店洗衣,请人打扫房子,等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给孩子付日托费,这会耗去一个人大部分月薪。我妻子Kristy除了带孩子,还有时间煮饭,做卫生,管钱付账。这样,我工作时精力更充沛,更有效率。

  人们倾向于认为夫妻俩有一个呆在家里不工作,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某种信仰的狂热者。丈夫们越来越希望妻子也能挣钱。这种态度和我父母那一代人大不相同。我念书时,法学院里谣传我是个宗教狂,我强迫我妻子留在家里,像个奴隶。幸运的是,这谣言后来不攻自破,越来越多 的人去过我家,他们亲眼看到我妻子并非受制于我,相反,他们发现我妻子既聪明又独立,只是她真的很喜欢孩子。

  尽管有女权运动,尽管做父亲的也可以留在家里,人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妈妈要对上日托的孩子负责。事实上,我认识几位在家带孩子的爸爸,这种事情在我小时候几乎没有。就他们几个家庭而言,夫妻俩认定有一方必须工作,同时要自己照料孩子,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或者找人看孩子。奇怪的是,人们会怀疑一名妇女留在家里的动机,但会恭喜一名男子留在家里。我估计男人留在家里更常被视为“社会进步”。妻子外出工作丈夫留在家里,这种情况有了多种原因:妻子收入更多,丈夫更善于带孩子,或者他们只是抛硬币决定谁挣钱谁带孩子。我认识的那几位留在家里的父亲都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并且的确比母亲更了解孩子。留在家里的父亲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留在家里的母亲的尊重,因为他们向人们显示无论谁承担,家庭工作都是项重要工作。

  我知道我的很多中国朋友(在美国的和在中国大陆的),都有父母帮助他们。事实上,几乎全是他们的父母在替他们带孩子。对传统的美国文化而言,这种方式是罕见的。绝大多数的美国白人中产家庭,都是夫妻俩独立承担一切。我很感谢我父母和岳父母有时帮我们照看孩子,但我无法想象由他们抚养我们的孩子。尽管我知道他们很爱孙儿孙女,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对多数美国人而言,退休后的岁月是用来享受、放松的时光,带孩子可不合适。

  孩子生下来满6个星期就可以上日托。托儿所通常早上六点或七点开到晚上六点或七点。上日托的孩子通常由奶妈或临时看孩子的领回家,上床睡觉之前没机会见到父母。父母为孩子的健康花大笔的钱,可谁来满足孩子情感和其它方面的需要?我认识很多小孩,他们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因为当爹妈的没时间陪他们而心怀歉疚。但一个新滑板或一盘游戏带决不可能替代呆在家里的爸爸或者妈妈。不幸的是,在我的家乡,大多数孩子永远也不能体会到爸爸或者妈妈在家里等门是怎么个滋味。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16个月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标准
更多与 独立 家务 托儿所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